当前位置: 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 腮腺结核常识 >> 答案揭晓病例讨论18颌下肿块
中国结核病超声联盟
病例讨论
病史摘要:
1.患者,男,23岁,发现右侧颌下肿块6年余,进行性增大,伴疼痛一周。自述2周前感冒。
2.既往史:实验室检查(-)
超声检查:
请分享您的诊断及诊断分析,回复在下面留言中:1.诊断2.诊断分析。
(别忘了留言时要有诊断分析)
感谢老师们的精彩留言
病理结果: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又称为混合瘤(mixedtumor),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约80%发生在腮腺,10%在颌下腺。它是胞膜情况不定的、以镜下结构的多形性而不是细胞的多形性为特征的肿瘤,最常见的是上皮和变异肌上皮成分与粘液样或软骨样成分的混合。
目前尚不明确,但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成为其绝对治病原因,可能由多种内在及外在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多形性腺瘤有染色体3p21、8q12、12q13-15重排以及PLAG-1、HMGI-C基因表达。许多病毒与涎腺肿瘤发生相关,在人的多形性腺瘤中已经证实有SV40的序列。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为多见,女性稍多见。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小的肿瘤通常形成光滑、可活动的实性肿块;较大者倾向于隆起并影响表面皮肤或粘膜,扪诊呈结节状,高起处常较软,可有囊性变,低凹处较硬,多为实质性组织;多次复发者可形成固定的肿块。
当肿瘤在缓慢生长一段时期后突然出现生长加速,并伴有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时,应考虑恶变。病期在5~10年以上的多形性腺瘤,需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局灶性恶变和包膜外浸润。
转发给更多小伙伴,大家一起来学习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yy/1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