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 腮腺结核症状 >> 这种脊柱骨折常误诊为脊柱结核Anders
KEYPOINT
1.Andersson损害是一种发生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椎间盘/椎体溶骨性病变;
2.以“椎间盘-椎体骨溶解性腔隙和反应性硬化”为主要特点;
3.Andersson损害常被误诊为脊柱结核;
4.建议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内科情况和病变情况,个性化选择手术方案。
Andersson损害(Anderssonlesion.AL)是一种发生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椎间盘-椎体溶骨性病损,也叫强直性脊柱炎应力骨折。Andersson损害是强直性脊柱炎少见并发症,易与脊柱结核相混淆,多数患者曾接受过抗结核治疗。下面我们通过几篇文献了解这个疾病。
.4%BharatR.Dave在文献中报道了14例强直性脊柱炎Andersson损害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均被误诊,其中10例(71.4%)被诊断为脊柱结核,接受了抗结核治疗。经常接诊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医生,如风湿科、骨科、疼痛科等,都应该了解该疾病。当然,还有结核科医生。
2分布节段强直性脊柱炎Andersson损害主要分布在胸腰段,但整个强直的脊柱均可受累,下图是文献中报道的分布节段。
医院邵佳医生在JBJS上报道一例寰枢椎的Andersson损害,如下图所示。
3临床表现
1.发病诱因:轻微外伤或无明显外伤。
2.首发症状:胸腰背部疼痛突然加重。
3.主要症状:胸腰背部疼痛经过一段稳定期后,突然加剧,久坐或行走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症状部分缓解。
4.主要体征:骨折节段的压痛和叩击痛,少数患者因骨赘增生引起椎管狭窄症状。
4影像学表现1.X线:骨折线多经椎间隙,少数经椎体,射线可透性增高;后期假关节形成。
2.CT:椎间盘-椎体骨溶解性腔隙和反应性硬化,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和椎体破坏,后柱可见骨赘形成。
3.MRI:不规则的异常信号累计两个椎体,延及后柱结构,部分患者椎管狭窄。
上图是文献中病例影像资料。
上图是我们科室近期治疗患者影像资料。
5治疗方式1.保守治疗
意义很小,仅见个案报道。如下图所示,图4为保守治疗17月后CT矢状面重建,可见骨折并未愈合。
2.后路长节段原位固定
不截骨,不矫形,不处理椎间。
适应证:溶骨性腔隙小、曲度良好,或内科情况差,不能耐受更多手术操作和时间的患者。
3.后路长节段固定+椎间植骨融合(髂骨或人工椎体等)
适应证:溶骨性腔隙大,曲度可,要求患者内科情况尚可。
4.后路长节段固定+截骨矫形
适应证:后凸畸形严重,要求患者内科情况良好。
手术治疗Andersson损害时需要注意两点: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能力很强,看似“不可能愈合”的腔隙,很多患者一年后实现了融合;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内科情况和营养状态往往不好,尤其呼吸功能大多不佳,需要注重围手术期管理和手术方式选择。
总之,Andersson损害诊断要点是: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溶骨性腔隙,3.反应性硬化,4.累及三柱。Andersson损害是不稳定骨折,保守治疗骨折愈合可能性很小,建议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内科情况和病变情况个性化选择手术方案。
审稿:王庆德
供稿:毛克政
编辑:张振辉
参考文献1.DaveBR,RamH,KrishnanA.Anderssonlesion:arewemisdiagnosingit?Aretrospectivestudyofclinico-radiologicalfeaturesand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by/1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