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 腮腺结核症状 >>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特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以下传染病防控知识,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什么是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是由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引起肺组织病理改变而引起的。新冠肺炎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新型冠状病毒、痰咽喉拭子或下呼吸道分泌物等,经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其冠状病毒核酸呈阳性。身体虚弱、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发病率较高。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1.学生要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家长应选择安全放心原料,购买生鲜肉类时尽量不要直接接触生鱼、海鲜、生肉。生熟食材分开存放。食物加工过程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学生不吃生冷食物,避免发生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件。
3.家长和学生在暑期,尽量避免去疫情防疫比较紧张的地区旅游或访亲,避免与外地返乡的人员进行亲密的接触,在生活中提高警惕,做好自我防护。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具有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鼠疫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跳蚤。肺鼠疫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造成人类鼠疫流行。如何预防鼠疫?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做好各种传染病包括鼠疫防护最有效的措施。就目前而言,公众无须采取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等。
2.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3.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但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则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1.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2.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3.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4.冬季天气变化无常,寒潮频频,所以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如及时添加衣服和被褥等,避免因着凉而诱发疾病。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幼儿,水痘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为常见。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如何预防水痘?
1.控制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对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至完全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2.切断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接触途径和空气飞沫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所以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21天。要重视通风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
3.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接种水痘疫苗。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会传播感染。通常情况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是交谈时,口腔、鼻腔或喉部的唾液或粘液会感染其他人。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腮腺炎患者未洗手的情况下接触物品或表面,易感者再次接触同样的物品或表面,且用手再接触自己的嘴巴或鼻子后,可能会感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比麻疹、水痘的传染性小。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患病学生应严格按照要求居家隔离治疗,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患者的物品、食具等应煮沸消毒。2.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份的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3.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以侵犯身体各脏器,主要侵犯肺;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肺结核感染者该怎么做?
对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学生要实行休学,在家隔离治疗,由家庭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病人的治疗和管理,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方可复学;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以继续上学,但要在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确保正规治疗。对结核病人应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诺如病毒貌似温和,但传染性强,极易引起暴发流行,且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作为传染源,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四季均可发病。诺如病毒类型较多,一个人一生中能多次感染诺如病毒,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人员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病例发生。我国于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控制方法,目前上市的仅为EV71型灭活疫苗,仅对EV71型手足口病有预防作用。但是,家长或监护人与学生通过共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和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强身体、少拥挤、倡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感染机会。发现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患儿暂停去学校等公共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并根据医嘱,必要时住院治疗。轻症患儿不必住院,需要居家隔离28天,住院治疗的患儿在出院后要居家隔离21天。家长须知:1.家长应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适当的防病家庭宣教。
2.天气转凉,请家长及时注意给孩子增减衣物,防止孩子因受凉使得抵抗力降低,给各种疾病造成可乘之机。
3.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课间到室外适度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自身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4.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多喝水、不吃生冷食物,保持鼻黏膜湿润,这样就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不挑食、勤洗手、常开窗、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
5.配合做好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疫苗不仅使自己的孩子获得免疫保护,减少了再次感染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传播流行。
6.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流感样症状,及呕吐、腹泻、黄疸、皮疹、结膜红肿等传染病早期症状时,请家长们根据医院就诊。隔离治疗,不要勉强要求孩子坚持来学校学习,以免延误治疗或传染他人。
7.如果孩子患了传染病,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复课;如孩子因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居家休息,为避免引起聚集疫情,需观察至病后3天方可返校复课。
感谢家长们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