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 腮腺结核症状 >> 注意神兽即将出笼,请家长们做好防控准备
由于新冠疫情,今年的寒假是加长版的,因为准备网课而学当主播的老师,因为辅导作业而备受折磨的家长,因为假期延长而几乎失控的孩子,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吞金兽”终于要开学了,家长们奔走相告!
作为家长,面对开学,您准备好了吗?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好了吗?孩子的身体调整好了吗?
开学在即,医院兒科邵天伟医生,邀请家长们一起学习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的小知识吧~
新冠疫情防控知多少?
开学前,作为家长,我们每天要观察孩子有无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还要每天监测孩子的体温。
1.如果体温≥37.3℃,无其他症状,休息15-30分钟,用水银体温计再次复测体温,如体温仍≥37.3℃,需戴好口罩,乘非公共交通工具,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2.如有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或既有前述症状又有发热,需戴好口罩,乘非公共交通工具,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健健康康,但如果万一孩子出现了症状,为了其他孩子的安全,也为了自己孩子能充分休息、安静养病、快速恢复,我们应及时向班主任告知情况,医院隔离,待医院开具诊断证明书后,才能返校上学。
尤其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作为家长,更应该如实汇报,遵守学校及教委规定,避免疫情的再度爆发。
8种常见传染病
1.水痘
冬春季多发,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极强,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儿童期感染此病毒不发病,成年后可发生带状疱疹。
水痘患者和带状疱疹患者(前者为主);
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接触疱疹液);
人群普遍易感,水痘多见于儿童,2-6岁为高峰,10岁以下带状疱疹少见;
10-21天,平均14天;
孩子得了水痘应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为止,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至21天;
2.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排毒时间一般为起病后7天内。重症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及婴儿的排毒时间可长达2周。每年会有1-2次流行高峰,可迅速波及全球。
流感患者及流感病毒隐性感染者;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口腔、鼻腔及眼睛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最高。
3.儿童结核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年,全球因结核死亡万例。目前结核发病有增多趋势,儿童结核发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儿童结核患病率、耐药率及致残率逐渐增高,最小的患者是新生儿。结核杆菌抵抗力强,干燥的结核菌1-2年后仍有毒力,易被直接日晒或紫外线杀死。
活动性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阳性者,是儿童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
呼吸道、消化道、伤口;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
根据痰涂结果及病情具而定。
4.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血便。
患者和带菌者;
经粪-口途径传播(污染的食物、水、生活用品、苍蝇);
学龄前儿童及青壮年。需引起警惕,少部分患者为中毒性菌痢,在腹泻症状前感染迅速,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症状消失后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5.登革热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2种虫媒(伊蚊)病毒传染病,多发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沿海地区为多发区。
发热、肌肉酸痛,最危险的是出血;
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低等灵长类动物、蚊。患者在病前1天及病后5天,传染性最强;
蚊叮咬;
人群普遍易感,再次感染异型病毒容易发生重症,出血及出血性休克。
6.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流行性腮腺炎需隔离,但细菌性腮腺炎无需隔离。
体温高、头痛、咽痛、四肢无力、食欲不振;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呼吸道途径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年龄5-14岁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7.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散发,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良好。孕妇感染可至婴儿畸形。
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高发年龄5-9岁;
一般不需隔离,必要时隔离至出疹后5天。
8.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典型麻疹有“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的症状。
患者;
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
未接种疫苗人群普遍易感,我国全民接种麻疹疫苗;
仅有皮疹至出疹后5日,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日。
家长朋友们,如果孩子有了以上症状表现,则预示着相关传染疾病将要或正在发生,必须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
预防传染病,主要应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入手,切断任一环节就可以阻止传染病的流行。
1.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避免带小孩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饭店等,家长注重个人卫生,回家后换衣、洗手、洗脸、清洁鼻腔。
2.出门戴口罩
1.口罩的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
2.教会小朋友戴口罩注意事项:
不要与小朋友交换戴口罩。
不要碰触口罩外侧面,触摸了口罩的外侧面要洗手。
口罩要完全贴合面部才能起到防护作用。
口罩不是越厚越好。
口罩使用后应及时更换,普通口罩应4小时更换,但疫情期间口罩紧缺,有些人做不到及时更换。只能尽量,但若口罩被污染或者打湿,都需要随时更换。
戴口罩前、摘口罩后一定要洗手。
中午学生吃饭时如何摘口罩?
建议吃饭后更换口罩,如果条件不允许,不能饭后更换,请注意口罩摘下后的存放:尽量保持无菌原则,口罩的内侧面是干净的,外侧面是污染的,吃饭时可以在口罩下面垫一张干净的纸巾,或者口罩对折,外侧面朝外。
摘口罩时要注意,口罩内侧面是清洁面,外侧面是污染面。将口罩对折,内侧面朝外,外侧面朝内,捆好后丢入指定放置口罩的垃圾筒内。
想了解更多口罩佩戴的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by/1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