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夏季,气温逐渐上升,这一季节是新冠病毒、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由于儿童生理特征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加强保健预防。

常见传染病

01

新冠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为1—14天,有些人胡乱接触野生动物,把它们身上的病毒带到了自己身上,然后传染给别人。所以我们要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及其粪便,食物要煮熟再食用。而它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就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身边的人、接触门把手、扶梯扶手等带病毒表面后,再触碰自己的鼻腔、眼睛等,这些行为会很容易导致我们被感染。

02

流脑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

03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

04

病毒性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

05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0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二季为高峰,呈流行或散发趋势,在集体人群中常形成暴发流行。一岁以内发病较少,5~9岁最多,10~14岁下降,成人中也可发病。潜伏期一般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常常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怕进酸食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07

麻疹

小儿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一般的荨麻疹都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08

肺结核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它可以侵入人体的各个系统,各个脏器。最容易发生在肺部,称肺结核,肺结核约占结核病的80%以上。可通过呼气、咳嗽、打喷嚏而排出的呼吸道分泌物被另一个人吸到呼吸道里而传染,即气体与蒸汽和带菌的分泌物进行粘和以后形成气溶胶,气溶胶被易患的人群吸入而患病。

09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预防措施

?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学会正确戴口罩

出门时要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顾患者时要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居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丰富营养

1、合理膳食,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不食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3.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家长在家应如何做

1.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在明确没有传染性前不要带孩子去学校,以免传染其他人。

2.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等。

3.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疫苗预防麻疹、水痘、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的知识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锻炼,让小朋友既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by/116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