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是人体重要内分泌腺,由皮质、髓质和基质构成,能产生多种激素。肾上腺皮质产生和分泌醛固酮、皮质醇、雄激素和微量雌激素,髓质则产生儿茶酚胺。由于肾上腺组织结构和功能上的复杂性,因此可发生多种类型病变。肾上腺病变依其是否产生过量激素或致正常激素分泌水平下降而分为三种类型,即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功能低下性病变和非功能性病变。如为肾上腺功能亢进性或低下性病变,通常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会有明确的提示,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病变的侧别、数目、大小、范围和性质。对于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影像学检查在于发现病变并确定其可能的性质。肾上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首选方法为CT检查,MRI检查也日趋增多,核素显像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则常用于筛查。除血管造影偶有应用外,腹平片、尿路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检查已不再应用,因此本节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中,基本不再叙述X线检查。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X线表现

1.X线平片正常肾上腺与周围组织结构缺乏对比,不能显示。

2.肾上腺血管造影包括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和肾上腺静脉造影。

(1)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表现:肾上腺血供来自肾上腺上、中、下三支动脉,它们共同形成围绕肾上腺的动脉吻合网。肾上腺实质染色时,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影。

(2)肾上腺静脉造影表现:可显示肾上腺静脉主干、腺体内中心静脉及周围排列的小分支。右侧肾上腺静脉直接汇入下腔静脉,左侧者与膈下静脉合为一支汇入左肾静脉。

(二)CT表现

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丰富的低密度脂肪组织,因而正常肾上腺能够清楚显示。平扫检查,正常肾上腺呈软组织密度,类似肾脏皮质,不能分辨皮、髓质。肾上腺的形态因人而异,即使同一肾上腺在不同层面上也表现各异:右侧肾上腺常呈斜线状、到“V”或倒“Y”形;左侧者多为倒“V”、倒“Y”形或三角状。肾上腺边缘多平直,也可轻度一致性外突或内凹,然表面光滑,无外突结节。通常用肾上腺侧肢厚度和横断面面积来估计肾上腺大小,正常侧肢厚度小于10mm,面积小于mm2。增强检查,正常肾上腺均一强化,仍不能分辨皮、髓质。

(三)MRI表现

肾上腺位置、形态和大小与CT相同。肾上腺的信号强度因检查序列而异:①常规T1WI和T2WI像上,肾上腺信号强度类似正常肝实质,且明显低于周围脂肪组织;②T1WI或T2WI并脂肪抑制技术检查,肾上腺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周围被抑制的脂肪组织,呈相对高信号,但仍不能分辨皮、髓质。Gd-DTPA增强检查,正常肾上腺均匀强化。

二、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一)X线表现

1.X线平片平片所能显示异常主要是肾上腺区钙化,多见于肾上腺结核钙化期,肾上腺囊肿的囊壁和某些肾上腺肿瘤偶尔也可见肾上腺区钙化。

2.肾上腺血管造影

(1)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肾上腺动脉增粗并异常结节状或不规则肿块染色,见于各种类型肾上腺肿瘤。

(2)肾上腺静脉造影:可显示肾上腺中心静脉受压、移位或闭塞,主要见于肾上腺肿瘤。于肾上腺静脉造影同时常采取血液标本,进行相关激素水平测定,可明显提高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二)CT表现

异常肾上腺CT表现包括肾上腺肿块、肾上腺增大和肾上腺变小。

1.肾上腺肿块肾上腺肿块的数目、大小和密度及增强表现与其性质有关。

(1)肿块数目:双侧性肿块常见于肾上腺转移瘤,但也见于肾上腺结核(干酪化期)、皮质腺瘤和嗜铬细胞瘤等。

(2)肿块大小:通常良性功能性肿瘤常较小,例如原发醛固酮增多症和库欣综合征中的腺瘤,直径常分别小于2cm和3cm。肾上腺非功能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通常较大,例如肾上腺皮质癌,发现时直径多大于6cm。

(3)肿块密度:均匀水样低密度肿块,呈均一强化,常为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腺瘤;均匀水样低密度肿块,无强化,为肾上腺囊肿;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性低密度灶,为肾上腺髓脂瘤特征表现;混杂密度肿块,中心有不规则坏死、囊变低密度区,不均一强化,见于多种肾上腺肿瘤,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皮质癌、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瘤等,也可为肾上腺结核(干酪化期)。

2.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即横断面积大于mm2、侧肢厚度大于10mm,边缘可有小的结节影,增大肾上腺的密度和外形正常,为肾上腺增生表现。

3.双侧肾上腺变小代表肾上腺萎缩,常为垂体功能低下或特发性肾上腺萎缩所致,也可见于Cushing腺瘤同侧肾上腺的残部和对侧肾上腺。

(三)MRI表现

MRi对肾上腺大小、形态异常的判断与CT相似。肿块的信号强度及增强表现可反映其性质:①水样均匀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且无强化的肿块,见于肾上腺囊肿;②T1WI和T2WI上信号强度类似于肝实质,且化学移位反相位上,与同相位相比,信号强度明显下降者为肾上腺腺瘤;③混杂信号肿块,内有可被抑制的脂肪性高信号灶,提示肾上腺髓脂瘤;④混杂信号肿块,呈不均匀强化,见于多种肿瘤,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转移瘤、皮质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也可见于肾上腺结核(干酪化期)。

第一章总论

总论

X线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颅脑CT表现

颅脑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脊椎、脊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蛛网膜囊肿

多发性硬化

脑脓肿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

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垂体腺瘤

听神经瘤

脑膜瘤

脊膜瘤

脑小血管病

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脉瘤

海绵状血管瘤

腔隙性脑梗死

正常脊椎、脊髓表现

第三章头颈部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恶性肿瘤

第四章呼吸系统

肺脓肿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CT表现(一)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CT表现(二)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间质性肺炎

原发型肺结核

韦格纳肉芽肿病

胸腺瘤

胸内甲状腺肿

第五章循环系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

第六章乳腺

乳腺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第七章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胃间质瘤

胃癌

细菌性肝脓肿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细胞腺瘤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肝囊肿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硬化

脂肪肝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胆囊癌

胆囊息肉和腺瘤

胆囊腺肌增生症

胰腺癌

脾破裂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

腹膜后纤维化

前列腺癌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内膜癌

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

椎间盘突出

退行性骨关节病

骨梗死

骨骼肌肉系统正常MRI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

骨样骨瘤

骨软骨瘤

关节创伤(总论)

常见关节创伤

第二章中枢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第四章骨骼与软组织

膝关节创伤

足与踝关节创伤

内生软骨瘤

6.3.2.2结节和肿块

6.3.2.3空洞和空腔病变

6.5.10.1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by/11676.html

------分隔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