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 腮腺结核症状 >> 枣庄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督
为啥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以结核病为主的传染病在高中学校暴发流行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更好地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依据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关于加强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鲁卫监函[]7号)的要求,年3月5日至3月12日,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局长张勇带领学校卫生监督人员对各区(市)部分高中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每到一处学校,采取查阅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资料,实地查看学校教学环境环境及生活环境、卫生室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全面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控组织管理、工作制度、宣传培训、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情况。一是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的建立情况;二是查验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等制度与措施的建立落实情况;三是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情况。通过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提醒其相关防控要点和潜在风险,有效防范流感、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在学校内暴发流行,消除其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的健康安全。针对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向学校进行了反馈,并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检查项目丰富繁多
结果反馈
通过此次传染病防控督导检查活动,进一步掌握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广大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增强了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建立健全了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对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杜绝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和流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常见的春季传染病有哪些?
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托幼机构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落实环境(含公共场室、校车等)及物品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聚集性疫情要及早发现和报告,并按要求规范实施停课、物品消毒等防控措施。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可经飞沫或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其传染性很强。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约90%以上患者口腔可出麻疹黏膜斑(科氏斑),即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为直径约0.5~1.0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于发疹后的第二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是麻疹早期具有的特征性体征。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学校防控要点:做好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督促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查验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严格隔离病人。
肺结核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学校防控要点:学校要积极落实好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对发现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由学校疫情报告人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学校在发生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与卫生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应急处置。
预防要点
1.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休息,加强锻炼,注意防寒保暖,增强体质。
6.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7.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8.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
9.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
10.必要时配合当地卫生部门采取疫苗接种(如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到当地疾控中心或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实现科学预防。
文字排版:胡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