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腮腺结核专科治疗医院 >> 腮腺结核病因 >> PCT携手SAA,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世
对于脓毒症的相关指南文件以及《降钙素原(PCT)的相关专家共识》,PCT在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对PCT在脓毒症的应用价值已经十分肯定。
《降钙素原(PCT)的相关专家共识》中的PCT是对全年龄段患者进行临床指导和建议,而对于一个特殊群体——新生儿,PCT是否也能很好地运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败血症其实验室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
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广泛炎性反应。其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十,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由于起病过程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疾病进展快,因此早期的诊断有利于疾病的及时治疗。
实验室诊断指标
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血培养,通常需要48-72h才能得到检测结果,且新生儿往往因采血量不足、采血前多有已应用抗生素等原因,其阳性率明显降低[1]。
鉴于血培养存在检测时长、阳性率低、用血量大的局限性,实验室检查的另一个辅助诊断指标——PCT被儿科医生所重视和应用。
在《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做PCT测定[2]。PCT在炎症反应初期(2-4h)即开始增加,6-8h达峰值,并可维持24h,是目前认为较好的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标志物。通常认为血清浓度≥0.5μg/L为异常[3]。国赛生物的Kemilo酶促化学发光检测PCT,全血样本在15分钟即可出具检验结果,这就很好地弥补了血培养的一些不足,可及时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一份参考指标。
PCT在新生儿中诊断——存在生理性升高
根据相关研究[4],PCT在婴儿出生后48h内,有生理高峰期。在出生72h后,其正常参考值同成年人。
下图1是对个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检测的PCT浓度,分别检测出生后0h、24h、48h新生儿的PCT浓度,结果均高于其母亲体内浓度。
PCT在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中诊断更优
另外,根据PCT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5],比较了新生儿出生时脐血PCT浓度、出生后12h、12-24h、24-48h、≥72h、≥72h并确诊为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建立了S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可看出PCT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低于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ONS)。
由于新生儿PCT存在生理性升高,影响对败血症的判读,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还存在一定争议[6]。在应用PCT的同时应该考虑浓度变化的机制和在健康新生儿中增加的时间过程,以优化PCT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而近几年,一个新的炎症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也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wh/1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