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工作难点、重点集锦(2)

四泌尿系

1.肾炎:链球菌感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如出现高血压脑病时,血尿可不明显;脑病好转后,血尿可能变得明显,镜下血尿可持续半年至1年,肉眼血尿可持续1周左右。

2.肉眼血尿:可为酱油色、洗肉水样,与尿PH有关。

3.尿胆红素即为血的直接胆红素,为水溶性,溶血时尿胆原增高,但尿胆红素不高。

4.先天性肾病:1岁以内的肾病患儿,预后不良

5.左肾上极约高于右肾上极半个椎体。

6.肾病:可分为先天性(1岁以内)、原发性(单纯性、肾炎性)、继发性。患儿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为:低蛋白致肝脏合成增加、胆固醇合成以及脂质代谢活动增加。患儿行腹穿时需注意可能导致原发性腹膜炎。

7.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尿潜血阳性,镜检RBC少或无,可有蛋白,透光度下降,可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血尿:尿潜血阳性,可有尿蛋白,RBC多,可为洗肉水样、淡红色云雾状、含血凝块等;胆红素尿:尿胆红素阳性,呈豆油样,震荡后可有黄色泡沫不易消失;蛋白尿:尿蛋白阳性,颜色与其他不同。。

8.惊厥持续或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肾衰竭(肌肉溶解、肾小管堵塞坏死)。

五内分泌、消化系统

1.肠套叠常见于6月-2岁,多与添加辅食有关,可有哭闹→入睡→哭闹→入睡等间断哭闹的表现,可见果酱样大便(还可见于阿米巴肠病等),腹部有时可于右腹(中下腹)触及腊肠样包块,可复发,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年长儿可因过敏性紫癜而发生肠套叠。

2.饥饿性腹泻:

3.腹泻病病程分型:急性2周,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腹泻患儿如脱水不明显,但出现循环障碍时需警惕心源性休克的可能。

4.有机酸代谢病尿和血均酸,AG升高;肾小管酸中毒血酸尿碱。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有呼吸深大但多无缺氧,血氧正常,口周面色常无发绀;肺炎呼吸窘迫时有呼吸深快常伴缺氧、血氧下降、发绀、鼻翼煽动、三凹征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钠纠正公式:[(血糖-5.6)/5.6]X2+Na+。严重糖尿病时可导致颅内压升高,脑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脑疝、死亡。

6.血浆渗透压=2X[K++Na+]+血糖+BUN

7.血气分析报告单纠正公式:[40-PaCO2X24/HCO3-]X0.01+7.40

8.胆囊炎可用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等胆囊中药物浓度高的抗生素。

9.反复鹅口疮需注意免疫缺陷病。

10.Hp感染除可导致胃肠等消化道疾病外,还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咳嗽等。其治疗:用药2周,停药至少2周后再复查C13等。

11.脾肿大测量第3线正负判断标准:如超过正中线则为正,如不到正中线则为负。

12.腹穿位置:反麦氏点。

13.移动性浊音阳性:由脐向左,见浊则定,右卧消失,反之亦然。

14.钙:过度哭闹时患儿可因出现呼碱而使游离钙降低,出现低钙性手足搐搦;酸中毒患儿由于体内游离钙相对增多,可能无抽搐,而在纠正酸中毒后因游离钙的减少而出现抽搐等。低钙时心电图表现为常Q-T间期(还可见于风湿热、甲旁低、尖端扭转型室速等。)。

15.钾异常:高血钾可见于肾脏损害、急性大量溶血、输库存血、体内分布异常(如严重酸中毒等)、采血不顺利等,可致心跳骤停,心电图可见慢性心律失常,出现高尖帐篷波;低血钾可因入量不足、丢失过多、异常分布(如周期性麻痹等)等引起,可有心率增快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可出现U波。补钾:约3-4mmol/kg氯化钾,约等于0.2-0.3g/kg氯化钾,约等于2-3ml/kg10%氯化钾液。口服地高辛、激素患儿需酌情补钾。

16.空肠弯曲菌感染性肠炎有时可引起变应性肠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

17.不同部位腹痛的常见病灶:中上腹:胃、胰(注意腮腺炎);右上:肝胆;左上:脾(可因破裂、EBV感染、血液病等);右下:阑尾;左下:结肠、直肠;年长女孩下腹痛需注意有无卵巢病变;背部叩击痛:肾结石等;中下腹:膀胱。

18.腹痛有时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如下肺炎导致的膈面胸膜炎等。

19.肠梗阻如为动力性(麻痹性)肠鸣音消失,如为机械性则肠鸣音活跃、有金属声。

20.胰腺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内分泌主要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外分泌主要是胰酶等消化酶,可消化脂肪,如胰腺细胞损坏入血可引起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凶险。暴饮暴食后出现的急性胰腺炎则多为胰腺导管开口堵塞所致。胰腺炎患儿早期血淀粉酶早于尿淀粉酶升高,后期是否能开放饮食需注意看尿淀粉酶是否正常。

21.腹壁肿物:触诊时肿物随呼吸运动而运动,肌紧张时更明显,俯卧位明显;腹腔内肿物:活动度大,肌紧张时不明显,肘膝位时有下垂感,易触及;腹膜后肿块:活动度小,相对固定,肘膝位不如仰卧位清楚。。

22.幽门痉挛患儿常生后即吐;幽门肥厚性梗阻患儿常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呕吐,呕吐物可有凝乳块。

23.腹外科疾病所致发热之前常现有腹痛,而腹内科疾病所致发热常先发热后腹痛。

24.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等,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分泌性激素。

25.胆总管囊肿三联征:黄疸、腹痛、腹部肿物。患儿以直胆升高为主。

26.肝脏血液的来路与去路:

27.呕血患儿如为鼻衄咽下呕出,则多有凝块;如为消化道出血,则多无凝块。

28.胆酶分离:急性重症肝炎恶化时,患儿可有黄疸进行性加重,但转氨酶反而降低,多预后不佳。

六神经系统

1.肝豆状核变性:可有慢性溶血、消化道出血、眼睛K-F环、舞蹈症(风湿热也可有)

2.AFP疾病包括:

3.严重颅脑损伤如出现高血糖、高血钠,不已纠正,常提示脑死亡。

4.共济失调表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试验

5.格林巴利:急性期肌力远端重于近端,恢复期近端快于远端。

6.α神经元:自主运动,维持肌力;γ神经元:维持姿势和肌张力。软瘫:周围性瘫痪,脊髓前角及其以下瘫,α、γ均受损,肌力、肌张力均低。硬瘫:α受损,脊髓前角以上瘫,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

7.高血糖、高血钠往往提示患儿预后不良,可能已发生脑死亡。

8.有些脑炎患儿可能无病理征,但腱反射亢进。颅高压患儿可有精神差(多因脑水肿所致,可有球结膜水肿)等表现,与休克所致脑灌注低引起的精神差不同,后者多无球结膜水肿。

9.腰穿出血时判断白细胞多少可按血常规化验单上的WBC:RBC≈1:来判断。血常规:WBC:RBC≈:万。

10.重症肌无力:晨轻暮重,变化快,发生危象时可有呼吸困难。

11.格林巴利:肌无力进行性加重,到一定程度后静止不再加重,然后逐渐恢复。

12.舞蹈病可见于肝豆(可有消化道出血、溶血、抽搐、铜代谢异常等)、风湿热等。

13.半切综合征:由于皮质脊髓束受压导致同侧肢体运动功能减弱,同时因脊髓丘脑束功能障碍而导致堆成痛、温觉减弱。

14.脑干处交叉性瘫可表现为同侧颅神经瘫,对侧肢体瘫。

15.呕吐中枢在第四脑室附近延髓。

16.ADEM:治疗时常用激素(甲强15-30mg/kg,冲击治疗3-5天后改为强的松1-2mg/kg口服,一般要维持3-4个月)和丙球(2g/kg)。

17.腰穿出血时,需校正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或以RBC与WBC之比为:1的关系组略计算。

18.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起病1周后可出现脑脊液蛋白增高但白细胞计数和其他均正常的特征性表现。

19.枕骨大孔疝: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小脑幕切迹疝:瞳孔不等大。

20.硬脑膜下穿刺时穿刺部位尽可能靠近前囟两侧角以避开中间血运较丰富的区域。

21.横惯性脊髓炎患儿可有尿潴留、便失禁、剪刀步态等。

22.单侧小脑病变时患儿站立位多向患侧倾倒。面瘫时伸舌如有歪斜,则也常歪向患侧。

赞赏

人赞赏









































鐧界櫆椋庣殑鍗卞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涓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jc/29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