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1.html

传染病防控系列宣传

夏季到来,天气炎热,多种病毒和细菌会大量繁殖,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为了切实做好幼儿疾病预防工作,提高家长、教师对夏季传染病防控的意识,以下是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请仔细阅读,注意防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_

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该病毒的潜伏期多为7-14天。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老人、幼儿。

_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

表现为干咳、乏力、呼吸困难、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_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

存在人传人的情况,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是否存在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还有待明确。

_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

1.避免接触病毒来源,如野生动物、患者或疑似患者,不串门,不聚餐,避免去疫区或人群密集的地方。

2.将肉、鸡蛋煮熟,更加不要吃“野味”。

3.外出戴口罩,外出回来要勤洗手、消毒,随时保持手部卫生。

4.居室保持清洁,勤消毒,多通风。

5.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具、餐具清洁。

6.主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7.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家庭消毒用品。

手足口病

_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多见,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_

手足口病的症状

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手掌、脚掌、臀部出现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_

手足口病的传播

传播方式多样,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玩具、生活用品及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患者舌喉分泌物及唾液、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传播。

_

手足口病的预防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勤晒衣被,多通风,紫外线能有效杀死病毒。

4.每日对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少带孩子去拥挤、通风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病人。

6.儿童去医疗机构就医,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7.可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肺结核

_

概述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个人造成肺损伤,影响工作、生活,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

_

肺结核的症状

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等症状。

_

肺结核的传播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

_

肺结核的预防

1.禁止随地吐痰,禁烟酒。

2.避免与肺结核病人接触,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地方。

3.新生儿卡介疫苗接种可提高对结核病的抵抗力,但也要注意预防结核菌的感染。

4.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室内勤消毒,多通风。

5.提高个人抗感染及免疫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加强有氧运动。

乙型肝炎

_

概述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

_

乙型肝炎的症状

表现为轻微发烧、疲倦无力、恶心、呕吐、腹痛、黄疸及茶尿等症状。

_

乙型肝炎的传播

任何血液或体液的接触都能导致乙型肝炎的传播。

_

乙型肝炎的预防

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2.避免接触未知的血液和体液,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3.确保任何用来注射、打耳洞、修指甲等工具都消过毒。

4.不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5.不分享嚼过的口香糖或提前为幼儿咀嚼食物。

6.戴手套,使用消毒剂清理血液。

7.尽量避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去餐馆就餐。

疱疹性咽峡炎

_

概述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

_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多个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

_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

通过喷嚏等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传播,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或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使用物等亦可传播。

_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1.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疫苗。

2.注意避免让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多刷牙,也可以用淡盐水保持口腔清洁,勤洗手、洗澡,餐具勤消毒。

4.让孩子适当运动,加强锻炼,防止抵抗力下降。

5.吃熟食,多喝水,养成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

6.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流行性腮腺炎

_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年龄多为5-15岁的少年儿童,可引发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等。

_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_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

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器具间接传染。

_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1.及时接种麻腮风病毒疫苗。

2.与腮腺炎患者保持距离,说话时戴口罩,不共用餐具、

餐盘。

3.进行室内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5.多饮温开水,勤洗手,勤晾晒,换洗被褥,加强体育锻

炼,注意口腔卫生。

6.饮食上,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水痘

_

概述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孕妇、新生儿、青少年、成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感染水痘。

_

水痘的症状

表现为发热及全身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红色小丘疹会从腹部和背部蔓延到手腕和腿部,一部分变成水泡,一部分开始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_

水痘的传播

主要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感者接触病人后80%-90%都可发病。

_

水痘的预防

1.家长要注意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地方。

2.避免接触水痘病人,防止传染。

3.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4.清洁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勤换衣,不用手揉眼睛,勤消毒,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5.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增强免疫力。

流感

_

概述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_

流感的症状

表现为发烧、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嗓子疼、咳嗽、疲倦无力等症状。

_

流感的传播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唾液、鼻腔分泌物或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

_

流感的预防

1.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注意室内空气流通。2.接种流感疫苗。3.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白开水或果汁。4.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天天拥有好心情。5.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6.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鼻口,擦鼻涕的纸巾要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编辑:林巧荣

审核:王宏艳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by/113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