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患者的亲笔信医院口腔科,字迹苍劲有力又饱含深情,温暖了医务工作者的心。信的内容如下:

据接诊的齐鸣医生介绍,今年8月4日门诊期间,他接到了一名来自口腔黏膜科的转诊病人,病人右侧口底黏膜溃疡半个多月了,医院服药两星期但无明显缓解,来我院做进一步检查。经检查发现,病人右侧口底黏膜表面有一溃疡面,大小约0.5×0.5cm,触痛明显,且黏膜下方可触及明显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患者舌部运动尚可且无明显麻木症状。初步诊断为口底肿物,恶性肿瘤可能性较大,且该部位恶性肿瘤中好发腺样囊性癌,在告知患者后建议其行局部增强CT做进一步诊断并做好接受手术的准备,通过与患者交谈发现其孩子在上海,患者有意在上海接受治疗,遂建议其前往上海市九院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后得知患者在一个月内于上海九院完成了手术及术后粒子植入治疗,现术后恢复良好。因及时准确的诊断,患者于10月29日来当面赠送了一面锦旗。

科普|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而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在发现时即有疼痛,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病程较长,数月或数年。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厘米。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腮腺的腺样囊性癌可致面神经麻痹;颌下腺或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可造成患侧舌知觉和运动障碍;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可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

临床上通常经超声或增强CT行进一步检查。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手段,因腺样囊性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一般不必做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需配合放疗。

近两月来,我院共收到感谢信7封,锦旗23面,真挚的感情,无不体现我院的建院理念之一:待患者如亲人,不断提升满意度。以患者为中心”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坚持的准则,无论是口头表扬还是感谢信,都是患者最真实的感情流露,这不仅是对医生工作的支持,医院服务的肯定与信任。

中西结合颈腰痛中心

中西结合消化病诊疗中心

创伤急救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jfw.com//mjccwh/13752.html
------分隔线----------------------------